榜样力量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文化 -  榜样力量
【一所一人一事风采展】陈雯:从大城市到小村庄,科技巾帼的报国之行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陈雯,女,民盟盟员,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社区参与的乡村转型研究。现任 区域人文经济地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兼任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而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面前,陈雯的研究轨迹从擘画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蓝图到开展知识改变乡村在地科学试验,从产出国家级规划到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变的是国家需求,不变的是为国科研的无悔初心。作为常年穿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女科研工作者,陈雯努力创新区域地理学科,积极为政府提供前瞻性建议,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为国家建设、科学进步持续贡献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深耕规划30年,成长为长三角一体化领军专家

1990年,学习城市与区域规划的陈雯进入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从此便与规划结了缘。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阶段,陈雯在全国首创了空间均衡理论和分区技术方法,旨在协同空间的开发与保护关系及矛盾,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创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南京、苏州、宁波、无锡、常州、湖州及厦漳泉等十几个省市政府委托的项目。《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等陆续出台,切实服务国家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和建设。

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需求愈发旺盛,陈雯的研究从一城一省扩大至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形成了关于长三角城市与区域发展、空间演化与优化调控、区域合作博弈、产业发展与绿色化等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两份国家级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陈雯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频繁穿梭在长三角各个城市间开展调研,把高铁坐出了地铁的感觉。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首席技术专家,陈雯以战略科学家的眼光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存在的关键掣肘,确定了“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合作基本机制,并被聘为首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且是10人中唯一的女性。陈雯以女性的坚韧和细腻协调长三角具体事务,推动解决跨区域的产业合作、交通规划、财税分享、污染治理、水权交易等堵点问题。

在规划领域躬耕笃行30多年,陈雯已经是解决长三角一体化问题的领军专家。近年来,她持续发挥专业领域优势,当好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科技智囊团,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多篇咨询建议获得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等主要领导的肯定,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在决策层和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陈雯跨地理、经济、规划学科的睿智研究思维和务实科学态度,得到国家发改委和长三角省市主要领导的认可,认为她是“最接地气的科学家”。

为国转身,打造知识乡村振兴样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国之所需就是科研所向,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驱动与内联机制及范式等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傲人成绩的陈雯,毅然选择转身,进入到广袤乡村。

基数庞大且逐渐衰落的普通村庄要如何振兴?带着探索可持续、可复制村庄发展范式的初心,陈雯在江苏句容陈庄村开展了迄今长达10年的“知识改变乡村”在地科学试验。

陈庄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工业、老龄化严重的小型自然村落,如果能把这个普通的村做出来,其他村就不在话下了。然而,驻村改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刚进村时,陈雯团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入户调查,为村民量身定做并精心组织了自然农法种植培训课,教授村民利用生物相生相克原理自制植物精华营养液,以促进无农药化肥蔬菜的生长。谁料却被村民误认为是传销组织,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城里人来教种地,怎么可能?国际先进种植理念被认为是引人上钩的话术,这让陈雯哭笑不得。

村民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且有很大未知数,陈雯团队以极大的耐心去包容和守候村民的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团队的任务就是和村民聊天,一家一家走访调研,跟村民做亲戚做朋友,在沟通中拉近情感距离,建立信任感,探寻乡村发展的真正需求。通过近500人次的入户交流,陈雯团队全面收集了陈庄生态、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网络等信息,规划了以“自然农法农业—农业生物—绿色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休闲教育”为主的绿色产业链,陈雯笑称“陈庄的转型方案是聊天聊出来的”。

方案有了,在落实时又遇上了麻烦。其他村庄的改造都伴随着修路建房,而陈庄的规划显得有些慢。“说到底还是在种地,还不如当初拆迁。”村民们有了抱怨。但陈雯认为,农村是提供食物的地方,优质的农产品将为农民带来无限的生存空间。“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可持续的,村庄发展必须靠自己,我们可以走得慢,但必须走得稳。”陈雯一遍一遍向村民们解释。

好在第一批通过自然农法种植的蔬菜成熟了,产量的确翻了翻,村民们打消了疑虑。可接下来往哪儿卖?陈雯又手把手培训起“带货”技巧,建微信群、跟单接龙、维系客户,培养村民了解市场,学会自己赚钱。高质量的自然农法农产品很受欢迎,供不应求。

随着试验的深入,陈雯充分利用这一过程培养和锻炼团队年轻学者的调研能力和务实作风,学会“眼睛向下”,改变原来“眼睛向上”的态度。同时,陈雯逐渐引入中国科学院等20多个科研团队的技术,协调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陈庄的转型建设。

在陈雯团队的努力下,适合陈庄的农村供水工程、真空分离源厕所、水土气监测体系和池塘生态化净化改造等工程相继落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陈庄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由“靠天吃饭”转变为“靠知识靠技术吃饭”,收入提高的同时,主动参与村庄决策的意愿也提高了,还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水更清了,生态更美了,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也逐渐增加。

政府支持、村民主体、乡村自治、科技助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发展模式慢慢成熟,获得了省部级领导的赞许和肯定,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政策专家陈锡文认为陈庄试验在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相信对大部分乡村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陈雯将陈庄模式总结为“知识改变乡村,生态创新促进转型”,有知识、有技术、有意愿的农民是乡村建设的内在主体,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两者叠加孕育出巨大的创新改革能量。目前,陈庄的整体投资不超过2000万,相比于其他村庄动辄上亿的大动作,低投资、原生态发展的陈庄模式更容易学习,为普通村庄的振兴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实践中,陈庄的“复制”工作已经开始。陈雯团队因地制宜地把陈庄经验带到了苏州太湖生态岛,提出生物多样性恢复、水生态环境清洁、有机农法绿色种养、村镇低碳建设改造等绿色发展目标,引入科学技术逐步修复生态环境,推动茶叶、枇杷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经营性生态产品实现高价值。在民盟中央的支持下,陈雯团队正在云南大理州中和邑村探索高原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工作,从深化村庄定位研究、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培育发展、加强水系与生态优化提升等方面逐步开展新的试验。

聚火成炬,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

长期的规划研究和驻村经历让陈雯深刻认识到,女性普遍工作更为细致,具备更强的韧劲,在科研工作中有着很大优势,但因兼顾家庭和事业,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同为女科研工作者,陈雯感同身受、积极行动。参加江苏省妇女代表大会发出科技巾帼之声、帮助女科研工作者修改项目申请指导书、带着女研究生做重点课题……陈雯以“行动感染行动”实现“女性帮助女性”,获评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第五届“十大杰出妇女”等荣誉称号。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陈雯深知女性必须团结起来。2023年,在陈雯等女地理学者的倡议下,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了女地理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并创办了全国女地理学家大会交流平台。解锁女工委主任新身份的陈雯正在带领更多女性在追求科学、服务国家的道路中成就自我。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祖国的需要就是陈雯永远的研究方向。她把个人价值融入国家需求,有力促进分散的城市向融合的区域转变,切实推动知识乡村从01的变化。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在小村庄,用自己的努力点燃星火,带来燎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求索,将引导陈雯继续以科学之名,行报国之举。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6882010 025-86882020 025-86882030 传真:025-57714759 信箱:niglas@niglas.ac.cn

Baidu
map